作者: 秩名 来源: 日期:2018-05-24 13:59
(1)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保障工作不够重视。
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直接导致医疗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落实不到位,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
器械科维修工作人员的待遇曾远低于一线人员,工作业绩得不到认可,使得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的开展。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由于医疗机构中针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尚不统一、不完善、不规范,仅有的一些管理制度也未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的管理需求不相适应。
因缺乏相关的管理流程与规章制度,导致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PM)、质量控制等工作均未开展,只能应付日常设备故障维修工作。
在一些医疗机构未按要求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计量检测和放射防护状态检测等,这就导致了部分医疗设备“带病”工作,不能保证医学数据的准确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极大影响了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更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3)医学工程人员配备不足。
医院医工人员构成复杂,学历、专业、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医疗设备管理保障工作的需要。
医工人员毕业于不同类别学校,专业构成包括医学工程专业、仪器仪表专业、武器制造专业、电工专业等,学历包括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高中等,人员身份包括在编、合同制人员。
医工队伍的现状很难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进而高效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之中,能够建立专业维修保障医工队伍的大多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医疗机构,为数众多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还大多依靠外购服务。
(4)医疗设备使用科室重使用,轻维护。
一般临床医疗、医技科室不重视医疗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要求进行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认识不到日常清洁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例如,超声诊断仪检查中使用的清洁用纸,会使工作环境中产生较多纸屑,如不及时做好清洁工作极易造成轨迹球失灵故障,严重的会发生电源供电单元部分故障。
超声诊断仪的供电单元为设备各部分提供直流电源支持,一般位于仪器的下部或背侧,如果日常工作中不注重电源部分的保养清洁维护,就容易造成通风孔灰尘纸屑沉积过多,从而发生电源保护,过热报警;夏季环境空气潮湿,甚至可能造成设备短路的严重后果。
预防性维护工作理应成为设备使用科室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与抓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以保障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同时降低维修设备的成本,为医院节省开支。
| 跟台证查询